1. 合约的存在:期货合约已经签订,双方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。
2. 合约的完整性:期货合约包含了所有必要的信息,如合约数量、价格、交割日期等。
3. 合约的可执行性:合约双方有能力履行合约条款。
1. 初始计量:期货合约在确认时,按照合约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。
2. 后续计量:期货合约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变动法,即根据市场价格变动调整期货合约的公允价值。
3. 持续计量:对于已确认的期货合约,应持续计量其公允价值变动,并计入当期损益。
1. 合约信息披露:披露期货合约的基本信息,如合约数量、价格、交割日期等。
2. 公允价值变动披露:披露期货合约公允价值变动情况,包括变动原因、变动金额等。
3. 损益披露:披露期货合约产生的损益,包括买入、卖出、平仓等损益。
1. 结算方式:期货合约的结算方式主要有现金结算和实物交割两种。
2. 结算价格:结算价格通常采用期货合约到期日的收盘价或交易所公布的结算价。
3. 结算损益:结算损益是指期货合约到期或提前平仓时,合约双方实际发生的损益。
1. 合规性风险管理:确保期货会计处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。
2. 操作风险管理:加强内部控制,防范操作风险。
3. 市场风险管理:密切关注市场变化,合理控制市场风险。
期货会计处理是新金融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了解和掌握期货会计处理要点,对于企业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。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,期货会计处理也将不断演变,企业应密切关注相关法规和准则的变化,以确保期货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。